目前分類:台灣, 食物 (2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知為何,「桐花村」這樣的單純命名,總令人感受到濃濃的客家味道。像是木雕手藝早已失去光彩而漸近凋零的三義小城,卻因為觀光遊憩的各式規劃而成為遊客聚集的熱鬧觀光景點,似乎就連簡單就餐都成了種必需長龍等待的所在。

  幸好沒等上太久,走進店裡,簡單樸素的木桌椅、套著竹罩的黃澄燈光,再搭配上充滿著台味的紛彩花布,流露出的是種雅致且親切的台灣客家味。曾經在翠綠山邊滿是歲月痕跡的客家土樓旁,品嚐過絕對質樸的農家菜,感受著那種徹底不加綴飾的自然。而在布置精緻有餘的餐廳裡,同樣是客家味,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反差。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部的溫暖天氣很自然地就帶種不由自主的慵懶。

  算是安靜的住宅區,步上不高的階梯,緩慢推開木門,背後是掛著舊五零年代繽紛海報的復古美式用餐空間。雖然錯過了早餐時刻,然而美式餐廳裡的食物卻不需在乎用餐時段,而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種充滿閒暇與隨性的美式食物時間。

  隨性的點了三明治與輕食,享受假日接近正午卻流露著春意的悠閒氣氛。大概,對於要求食物功夫精緻的老饕而言,美式食物絕對不會是最佳甚至被列入考量之選擇,但是,無所事事的放空閒坐,那種簡單不經思考的豪邁食物,或許反而是擇日應時的最佳對象。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露之家(MAISON de la TRUFFE)」中庭的挑高用餐空間正中央高掛的巨型吊燈交錯著紗簾流溢著幽雅。周遭簡約潔淨的氣氛搭配黑與白交雜的顏色基調與白晝中庭的光芒垂直撒落,彷彿像是想襯托松露食材的稀有尊貴而營造出一種高傲的與世獨立,只是也因此多了些微寒距離而少掉了點用餐時似乎應該有的溫暖與歡愉。

  源於巴黎的法式餐廳配上的是義大利的Ferrarelle礦泉水,並不誘人的PAUL麵包沾上浸潤過黑松露片的橄欖油,一入口卻是令人深刻的松露濃豔絕對刺激。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匠樂」想表達的大概是那種帶著質樸匠意卻又怡然自得的意境。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鮮日本料理大解禁。

  久違已久的日式食物,選擇在喧囂鬧區中至少帶點幽靜的小巷裡。一往如常的日式小店窄長清雅,只是,滿座的板前雖然使得空氣裡的氣氛劃破寧靜多了喧嘩,卻也使得店裡多了人氣動感增添食物的美味。

  「山花」賣得是壽司與割烹,即使宣稱食物是帶點懷石興味,但是在台灣似乎坐在板前就得配上壽司生食,畢竟,就當是種熟食與生食的交錯混搭,而懷石與否的認定一點也不重要。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居酒屋而言,「酒肴居食屋」大概算是寬敞而舒適。

  腦海裡的居酒屋印象,大多是那種狹窄而簇擁的飲食空間。似乎,就得那種小得讓人沒法有太多轉圜空間,並綴上點橘紅透亮的澄色燈光,才讓人與人之間更加顯得親近而溫暖熱鬧。也許,原本因為空間缺乏而出現的用餐處所,卻也因此在飽食酒酣之餘,反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加深了對於居酒屋的強烈印象。

  步進酒肴,相啻那種既定的印象,眼前諾大的燒烤台,轉角連結過去的也是空間寬闊的板前料理台。加上圍繞周圍包廂與座位,整體而言應該是廣闊舒適,但不知是因為客人數目仍不足以填滿有些奢侈的空間,似乎有種居酒屋不該有的淡淡冷清而缺少了熱絡。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裝悠閒時的心血來潮。

  賣場裡的冷藏牛肉有時算是美味誘人,即便那些其實是未經烹調的紅白相間生肉,但是視覺刺激傳達至腦裡的,卻是滿溢肉香的烤菲利、煎肋眼與炙沙朗。

  熱了鍋丟進沙朗牛肉,熟成後的暗紅色交織點綴著雪白的美麗油花。而平底鍋的高熱溫度,轉瞬間讓暗紅轉成了深淺交雜的美味褐色。趁著油封過的牛肉放進烤箱悶烤的空檔擺上生菜沙拉與刀叉,也順手打開並倒些紅酒讓酒體漸漸醒來。

  大概習慣在用餐前先輕啜口紅酒品嚐味道,FINCA EL ORIGEN MALBEC 2010倒進晶透高腳杯裡的赭紅顏色看來雖然美麗,但是入了口的過份酒精味掩去了應該有的層次果香,只是,用來當成佐餐飲料的紅酒大概不必太過介意。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鰭處 八庵」據說是竹北的人氣日本料理店。

  步入空間不大的店裡,一旁的料理台籠罩在暖色調的黃橙燈光下而顯得更有氣氛。正午時分,板前不多久便座滿了客人。很難說高人氣與料理的美味是否能夠算是等號,畢竟,新竹附近總難以想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廳,即便,高人氣的餐廳其實並不再少數。

  點了據說也是備受好評的簡單午間套餐。捲著酥脆紫菜的手捲算是不錯的開始,但是隨即接續上並不特出,甚至擺上了幾顆葡萄乾的和風沙拉大概是種意料外的詭異。

  大概算是限量推出的海膽鮭魚卵蓋飯,是料理店引誘人光顧的重要招牌。端上的蓋飯,一邊是鋪上金黃色海膽撒上鮮綠細蔥的奢侈,另一邊則是覆滿著橙黃色、看來飽滿而晶瑩透亮鮭魚卵。似乎,那種充滿著豪邁的擺盤份量,令人期待即將入口的美味。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上次造訪的「El Toro」原來已是一年多前的事,而「DN Innovación」則是主廚Daniel另起爐灶強調創意料理的新餐廳。

  很難說那些「創意料理」的內涵究竟為何,畢竟,料理方式經過時間的焠煉與地域喜好的人擇篩選之後,或多或少與原始的口味必定存在著差異。若再加上經常出現的個人巧思改良,各種風格迥異的「創意」料理自然源源出現。只是,對於那種強調著「創意」的料理,心理始終還是存著些畏懼與疑惑,畢竟,大部分的創意經常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深刻印象」。

  即便主廚經常強調的是源自於西班牙料理的烹調手法,但是桌上最先出現的,卻是義大利式Grissini麵包棒搭配著三種油醋。幾乎同時出現的麵包籃,各式小麵包搭配上橄欖油與黑醋,似乎,濃濃的義大利風佔據了一開始的餐桌。只是,濃度過了黏滯的黑醋,使得麵包上的橄欖油沾染得過了頭,加上口感極度欠缺的麵包,其實讓人對後續菜餚多了些擔心。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隔壁巷裡的小Pizza店,據說是竹北的熱門店家。

  小巧不大的店裡,赭紅色的牆壁掛著黑白照片,搭配上鋪著白色襯紙的餐桌與黑色皮椅,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西式舊情懷。或許「BON APPETIT」應該算是附近流露著較道地義式風格的餐廳吧!?周遭空間似乎也因為多了幾張西方臉孔,而讓用餐氣氛顯得更加充滿異國興味。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加坡御廚的小酒館找來了馬來西亞的御廚當主廚。

  許久未踏進的「Just In Bistro ZXE」換上了新主廚,據說,剛到台灣不久的主廚湯有銘曾是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的廚師。不變的餐廳、不變的風格,翻開菜單卻多了些過去未曾見著的新菜色。流露了日式風也混雜著南洋風的菜單,是小酒館裡的新招牌。

  玻璃杯裡丟上檸檬片,倒進沁涼的SANTA VITTORIA氣泡水,準備享受午間時刻的用餐悠閒。鮮脆苦苣生菜綴上褐黃楊桃深綠秋葵蕃茄與柚子,青綠微白帶著略顯繽紛的色彩組合,像是透露著微涼惆悵的淺淺秋意。撒上了深褐咖哩粉喝來卻是充滿甜味的栗子湯,是沁涼秋意後接續上的溫熱暖洋。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日懶得再出門假裝悠閒的下午茶,翻開冰箱找些簡單的食物組合意圖滿足飢腸轆轆的胃腸。

  起初單純火腿、Cheese、麵包加上水果沙拉的組合,像是缺了些什麼而令人不自覺開上瓶紅酒提前在午茶時刻感受起酒精的刺激。厚切豪邁的酒釀桂圓麵包,即便單獨存在就是種紮實的滿足,不過搭配上那些Cheese、火腿與紅酒卻是味覺滿足的再加倍。

  Berti的牛排刀客串切起Cheese,擺上在純白磁盤的有Mozzarella、Camembert與Creamy Blue。表皮帶上些硬度而內層渾厚麵包配上綿密細緻的Camembert是種有趣組合,脫了水少了脂的Mozzarella雖然不是常見的那種輕盈鬆軟,但卻也滲著淡淡奶香,倒是藍黴濃郁刺激味淡了點卻多了奶味的Creamy Blue似乎難以滿足日漸重口味的味蕾,而得靠紅酒稍微補起不足。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巷弄裡看來並不起眼的餐廳,卻是據說有著「牛排教父」的主廚鄧有葵所新開業的鐵板燒餐廳。進了門,一旁是因為有了繽紛鮮豔水果裝飾而顯得奔放華麗的鐵板燒台,只是望著白天只成了奢華裝飾品的鐵板燒台,卻讓人更想嘗試晚來臨在炙熱鐵板上煎烤烹調時的動感快意。

  雖然算是第一次光臨的餐廳,然而嚐過「A CUT STEAKHOUSE」與「N°168 PRIME STEAKHOUSE」那種一派相承的烹調,對於「Danny & Company」所提供菜餚的風格大概已不算陌生卻反而有種追溯源頭的有趣興味。

  現烤的麵包帶著熱,淺淺香脆的外皮包裹著內層的彈性口感,豪邁的塗上松露奶油,松露濃烈的氣味轉瞬開散口中,混合上奶油的細緻滑潤,與溫熱的法式麵包是絕佳搭配。前菜是北海道干貝,外表看來似乎煎得過了頭,但是或許因此帶點淡焦味的刺激沾上味噌醬,柔順柱絲交織下卻保留著內層的柔軟但卻不致過於生冷的恰到好處。鐵板煎明蝦的蝦肉並非特別突出,但是加上墨魚餃的搭配卻讓菜色顯得不太單調。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次見著「旅遊生活頻道」裡教導廚藝說著國語卻帶點陌生口音的主廚Maggie其實令人感到有趣,後來卻才發現來自香港的主廚所開設的「橄欖小館(Le Bistro de L'olivier)」原來竟然就近在咫尺。

  餐廳空間並不大,小酒館式的輕鬆布置搭配牆上掉掛的典雅海報與黑白照片,流露著復古的幽靜氣氛令人放鬆。其實從未認真看過Maggie在旅遊生活頻道裡介紹的究竟是何種菜餚,只聽說,餐廳裡提供的是法式鄉村料理,似乎,此時的輕鬆氣氛正適合那種並不令人感到正襟危坐的鄉村菜餚。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難說「眷村菜」究竟是何時開始流行,只是,走進人聲鼎沸甚至幾乎是年輕人的小店裡,反倒讓人對「巷子口」的菜餚多了些興趣。

  原本應該是來自中國大陸遷移聚居的軍眷家屬所組合成的社區,處於物資缺乏年代無法奢華只有拾手可得簡單食材,混雜著大江南北的各式傳統家鄉味,反而拼湊出了另一種獨特。也許,那些再家常不過的菜餚甚至經常顯得粗糙,但是,遙遠年代的記憶,許久之後反而卻是令人懷念的深刻烙印。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星級酒店裡新開張的義大利餐廳。

  即便「la FESTA」是與義大利「la Credenza」所共同成立的餐廳,但是用餐空間承襲的卻還是維多麗亞酒店那種優雅的英式時尚,而非北義的悠閒鄉村風。

  狹長餐廳走到底的餐桌,對應過去的是忙碌的開放式廚房。有別於日本料理板前師傅的專一致志,窯烤爐、甜點台、煎烤區再連結過去各式廚具的專業廚房裡,是分工精細各司其職的集體俐落動感。而挨在出餐台邊監督檢視廚房狀況的主廚Igor Macchia大概算是嬌小的義大利身型,似乎也讓台籍廚師們相較之下更顯高大而營造出有趣對比的廚房風景。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起「寶萊納(PAULANER)」,最先令人想到的大概不會是那些琳瑯滿目的德國啤酒,反而是上海黃浦江畔凜冽冬夜裡寶萊納餐廳的金黃溫暖喧囂,或是新天地炙熱 夏夜暖風徐吹露天雅座的寶萊納酒杯墊。

  許久之後,回到海峽的另一邊,是賣著同樣德式食物的同樣餐廳,只是,沒了那種開闊視野的用餐氣氛,位在工業區工廠邊的小角落,代之的卻是種難以言喻的夏日午間凝滯感覺。

  炎熱的德式午餐,不來上些啤酒大概就不夠味。大口啜上口沁涼黃啤酒,搭配著口感鬆軟了些的德國結麵包,沾了些味道似乎可再更濃郁的奶油與肝醬,開啟假日午時應該有的閒暇。餐廳裡的食物其實不算太過誘人,至少那些平順帶過的蘑菇湯與凱撒沙拉大概都只是套餐裡的過場。或許,會到德式餐廳的動機純粹只是順道的複習那種忘卻已久的德式情調。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南寮海邊大概算是偏僻的大馬路邊,剛接近中午用餐時間,牛肉麵店外卻已經聚集上了排隊人潮。似乎,台灣小吃最有趣之處,就在那些不常造訪的小角落卻經常可不期然的發現香傳千里的誘人氣味。

  望著廚房裡俐落動作連番端出的熱騰麵碗,彷彿更令人期待「揭家牛肉麵」高人氣應該有的美味。填補上空檔的是理所當然上桌的小菜,只是像是過了乾的滷牛腱加上不是太出色的小菜無法惹人興趣,而使原本的期待降低了些。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架橋邊看來像是違章的矮小建築,原來躲著人氣牛排店。

  店裡多了些窄小的昏暗空間綴上暖色系的金耀投射燈,節奏感明確的音樂再加上高掛牆上播著旅遊頻道的液晶電視,是種純然無拘束的美式風格。桌上捲包了餐巾紙的牛排刀叉子與湯匙,讓人更有種像是夜市年排般的恣意隨興。

  一開始上了桌的是看來簡單的洋蔥湯,雖不如期待中的炙口濃郁,但是軟滑的洋蔥配上湯頭,卻是清爽的順口滋味。接續上的清脆生菜,是適合夏日夜晚的好搭配,而拌著酸甜油醋與羅勒的蕃茄沙拉添了片Mazarella起士,也是令人深刻的好味道。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進科學園區裡的餐廳,總有種令人難以形容的弔詭。就如同唸書時企盼遠離學校、工作時企盼遠離公司,進入每日工作所及範圍的用餐空間,是種正接近也想遠離的莫名感受。據說,「Living One」是過去的陸軍營舍所改建,不確定與當初的同地同景究竟是何差異,不過,許久以前身著草綠服沿路行軍的長龍景象卻是記憶猶新。

  或許是與自己同樣的心態,平日中午是熱鬧喧嘩用餐人潮的偌大空間,假日只剩下稀疏到顯得冷清的空曠。不過,室外的烈陽難耐搭配上室內的寧靜與涼爽對比,反而有種讓人心境祥和的用餐好心情。

  像是義大利風的開頭,等待麵包上桌的是小碟的金綠色的橄欖油滴上些黑褐色的烏醋。只是號稱是Chapati的麵包雖然不俱口感,不過烘烤得膨鬆而餘溫猶存吸附油醋調味卻仍可算是適當的搭配。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