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東南亞, 食物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說在新加坡上日本料理餐廳算是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但終究事情還是發生了。

  倒不是說新加坡的日本料理不好,相對而言,地處南洋樞紐位置的小城市,大部分聚集著印度、馬來西亞、中國甚至歐洲的各式人種,對於食物本身早已存在著強烈的包容力,只是,把那些各式菜色的清單一字排開,日本料理肯定不會是首選。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屋舍裡的佈置帶點殖民地時期的味道,但就供應印尼菜的餐廳而言,卻似乎又顯得過於晶碧豪奢。不過,比起印尼人以手抓著飯吃的樣貌,餐桌上西式風格明顯了些的刀叉白盤,卻反而成了種不得不的寧願選擇。

  餐廳名字「Kembang Goela」在印尼話裡據說意謂著「糖花」。無法探就明稱的由來,不過雅緻的菜單與分類方式,不像點印尼菜,卻像是點西餐。


  記憶裡印尼菜總離不開辣與炸,而那似乎也在綴著紅綠辣椒、覆著看來滿是辣的通紅一片,以及油炸得乾酥的一整盤「脆炸牛肉(Crispy Fried Beef spiced with Sweet & Sour Red Chili)」裡得到印證。炸得乾薄的牛肉其實已不容易嚐到牛肉味甚至多了些油膩,不過看來辛口的火紅辣椒其實未若想像中辣,反倒是滲了冰冷清爽中和了油膩。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SSIS」賣的是種融合(Fusion)式的歐陸菜。

  不過,酷熱難耐的天氣裡步進餐廳,吸引人的並非是菜單上的食物、並非是寬廣半開放式廚房裡的工作熱絡,也不是室內的雅致簡潔布置,卻反而是迫不急待點上S.Pellegrino氣泡水大口狂飲的暢快淋漓。

  午餐供應的是成套搭配前菜、主餐與甜點的套餐,似乎少了些選擇彈性,不過倒也省去選擇太多的麻煩。

  前菜的招牌沙拉(Cassis house salad)看起來雖然可口,但似乎缺少點驚豔的賣相流露的是種平淡樸實。不過,搭配起外脆薄、內鬆散的麵包,依舊算是好搭配。覆了奶油焗烤的洋蔥湯,雖是種濃稠口感,但不是太喜歡焗烤給人的厚重油膩,卻也使得可以是單純香滑的洋蔥湯多了種不搭配的味覺。


  檸檬蒸鱈魚混上奶油醬(Steamed lemon cod with beurre blanc),感覺潔白柔嫩的魚肉搭配暖黃淡綠的醬汁搭配出一種滑順誘人。實際嚐起來,魚肉配上醬汁,除了肉質本身的滑嫩配上醬汁的濕潤飽滿,讓人有種淡淡的自得其樂。據說算是招牌之一的烤牛里脊配紅酒汁(Seared beef tenderloin and marrow with burgundy sauce),可惜部分烤得過熟而使牛肉老硬了些,否則鮮嫩牛肉帶上點焦味並沾上紅酒汁,會是種吸引人的滿足。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撇去食物本身的滋味,或許,「Garibaldi」領台的那個身材火辣、身著豹紋緊身裝的女侍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一邊是餐廳、一邊是酒吧的設計,註定大白天裡酒吧的那一邊只能空留領台女郎等待著夜晚的到來,不過也幸而如此,才讓供應著義大利菜的餐廳裡多了些寧靜。勉強在倉促的午餐裡擠出些從容,至少在撕下麵包、沾上橄欖油與黑醋的過程,依舊得要假裝優雅、假裝悠閒。

  前菜是加上了鮪魚塊的綜合生菜沙拉(Mesclun Salad)。單純的鮪魚塊其實多了些腥,不過混上了蕃茄、紅洋蔥,並添上橄欖油、黑胡椒調味,再塞進份量十足的生菜,調和起來的卻是種奇異的平衡滋味。享受著簡單卻豐富的生菜沙拉,彷彿感受著南義西西里式的田野陽光,耀眼又充滿著暖洋。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瀾說,「逸群」的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最好的。

  午後時分,門庭若市的好生意似乎透露著那種聞名好滋味所帶來的高人氣。據說是源自於海南島的文昌雞,而被移民雞帶入的家鄉料理,到了新加坡成了名氣遠播的海南雞飯。

  不能免俗點上海南雞飯,一盤雞肉、一碗飯加上一碗湯便構成了那種招牌料理。加了雞由與雞湯烹煮的米飯,入了口發散出的是雞汁的淺淺香味。而盛裝小盤的雞肉,其實是鋪墊在生黃瓜片上的白切雞。沾上南洋風味的辣醬,混著點刺激辣味,雞肉的口感滑順軟嫩,不過,就某些角度來看,缺了「土雞」彈牙口感的白切雞,不知是否算是合口味。

  其實,雞肉的口味算是一般,不過,對於早已把過往記憶融入食物的人們,或許記憶的烙印才是增添食物美味的最主要因素。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牆上的一邊,掛著滿滿名人到此一遊的樣版照片,另一邊,則是滿滿各類美食評鑑的獎狀證書。據說,新加坡人早晨總喜歡叫上一碗肉骨湯、配上油條再沏上一壺茶,簡單的「肉骨茶」,「肉骨」加「茶」便可以耗上一早上。似乎,那又是另一種風味的「早茶」。

  要了碗肉骨湯加碗油條。輕舀點湯汁,至少加了肉桂、 甘草、當歸、 川芎各式中藥香料的湯頭,入了口是充滿胡椒味的濃厚。而燉得入味軟嫩的豬小排骨,學著南洋人一併嚼起紅通的辣椒片,排骨的滑嫩加上辣椒的嗆辣刺激,讓人有種深刻。

  用餐後喉嚨充滿熱烘,總覺得這種厚重的飲食不該在早晨出現,也覺得這種讓人暖洋的飲食不該在熱帶天氣食用。不過,或許也因為那種永遠與認知相悖的飲食,才讓人無法忘卻。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業摩登區域的小巷子,兩邊是充斥著老舊風格的舊房子,也交雜穿插著各種中式與西式的獨特餐廳小店。也不知道是否因為「The Miele Guide」是由新加坡所出版而有些偏心,至少,亞洲前二十大餐廳裡,新加坡開業的餐廳便佔去前五名的其中三名。時間因素沒法體會那種「亞洲最佳」,但卻在充滿古意的小巷裡找到了「Gunther's」。

  餐廳裡賣的是新派法式料理。燈光柔弱的不大空間,使得用餐時多了些寧靜雅致。

  前菜是太陽蛋(Egg Sunny-side-up)搭配烤大蘑菇(Roasted Portobello Mushroom),看來有些似曾相識的擺盤,原來像極了La Petite Cuisine Brasserie by JQ的太陽蛋。主廚Gunther Hubrechsen與La Petite Cuisine Brasserie by JQ主廚郭文秀(Justin Quek)同樣經歷過Les Amis的過往,彷彿熟悉的前菜不知是否成了兩者間的無意關連?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蘇丹回教堂後、阿拉伯街(Arab Street)旁的穆斯林(Muslim)餐廳,想看看阿拉伯人們的食物。

  牆上看不懂的菜單,不知從何點起。看著店內食客所吃的食物,順便問了上了年紀的老店員。幸好,基本的食物項目很單純。

  點的是混了洋蔥與蛋的薄餅與熱奶茶。正當納悶洋蔥蛋薄餅似乎遠比想像中口味淡得多的當下,探頭望了望其他桌所點的食物,似乎每個人桌上除了薄餅和奶茶,還多了碟咖喱湯。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薄餅就得和上咖喱才夠味。

  不加辣的咖喱,其實一點也不嗆辣,反而覺得口味不夠厚重。不知,如果多吃幾次南洋中東食物,對於味覺調味的要求,是否會越來越厚重?也或許,這類食物久久嘗一些就好…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墊著不知是否是芭蕉葉的木碗上,盛著生高麗菜與九層塔,還有看起來滿是辣椒的紅通勁辣沾醬。主菜是看來炸得焦黑的牛肉配上炸豆腐,以及無法吃出滋味的炸穀類塊。

  稱之為「Empal Penyet(碎牛排)」的少見食物看來實在有些詭異。

  炸豆腐沾了些辣醬,辣得徹底。似乎有些後勁,卻越吃越順口,即使,口中依然充滿著那種揮之不去的辣味,辣辣酸酸甜甜,奇異的滋味,其實讓人有點上癮(不過,這些東西如果放在外勞的吃飯區域,大概連看都不會去看吧!?)。

  猜想應該硬黑焦韌賣像不佳的牛肉,輕啜一口,出乎意料的,雖不至於爽嫩鮮滑,卻也入味順口。尤其沾上酸甜醬,更是絕妙搭配。

  這時,點上一杯紅毛丹果汁(Juice Sirsak),雖然甜得過頭,卻讓人留下深刻回味印象。

  《Batam Island, Indonesia》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