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02 Sat 2008 21:45
  • 台味

  最近到處流溢著「台味」,連那種用完即丟的「潮雜誌」也一樣。

  粉紅色的封面很顯眼,搭上熱鬧閃爍的強烈對比「俗」畫面,儼然就是台客風格深植鮮明的有力設計。似乎已被社會化的崇洋媚外,習慣從台灣看世界,突然出現的台灣焦點,反而讓人覺得無主忐忑,彷彿就是那種習慣了作觀眾參與者,卻突然變成主角被注意者般的扭捏不自在。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2 Sat 2008 21:45
  • 台味

  最近到處流溢著「台味」,連那種用完即丟的「潮雜誌」也一樣。

  粉紅色的封面很顯眼,搭上熱鬧閃爍的強烈對比「俗」畫面,儼然就是台客風格深植鮮明的有力設計。似乎已被社會化的崇洋媚外,習慣從台灣看世界,突然出現的台灣焦點,反而讓人覺得無主忐忑,彷彿就是那種習慣了作觀眾參與者,卻突然變成主角被注意者般的扭捏不自在。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9 Tue 2008 22:31
  • 天幕

  2006年,荷蘭Amsterdam海邊的清晨。依然灰藍的天幕襯著下方剛升起的金色耀陽,同時留下的各種私人飛機所叱吒過的鮮明痕跡。剛清醒的大地裡,美麗的景致,讓人暫時忘卻那種依舊透著些刺骨的寒冷而久久無法離開…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29 Tue 2008 22:31
  • 天幕

  2006年,荷蘭Amsterdam海邊的清晨。依然灰藍的天幕襯著下方剛升起的金色耀陽,同時留下的各種私人飛機所叱吒過的鮮明痕跡。剛清醒的大地裡,美麗的景致,讓人暫時忘卻那種依舊透著些刺骨的寒冷而久久無法離開…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28 Mon 2008 13:50
  • 落差

  海峽兩邊,流溢著兩種不同的落差極端。海一邊的小島,籠罩穿雜著微涼冷氣的螺漩狀濃積厚雲強烈低氣壓裡,一半的人為即將可能出現的山雨欲來而擔心受怕,另一半的人卻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假期而閒散慵懶。海另一邊的小島,天上是高掛摻染的藍灰霧茫,但地面上卻是被炎灼熱氣烘托得悶熱朦朧,來走忙碌的過往人群,使得原有海那一邊小島所醞釀出的待機低沈情緒飛灰消散。

  距離中國人百年期待的奧運開始倒數11天,距離莫明降來的出差結束倒數11天。似乎,心情的起伏也跟著天氣的強烈落差而起伏著,一連串的選擇,在沒得選擇的天氣裡做選擇。心中總是莫名迴盪著當兵入伍時「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那種字意簡單但卻意涵深遠的複雜思緒,總是莫名迴盪著那種實則荒謬但卻自娛是為了不可能的企管所博士班收集負面個案的畸形快感。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8 Mon 2008 13:50
  • 落差

  海峽兩邊,流溢著兩種不同的落差極端。海一邊的小島,籠罩穿雜著微涼冷氣的螺漩狀濃積厚雲強烈低氣壓裡,一半的人為即將可能出現的山雨欲來而擔心受怕,另一半的人卻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假期而閒散慵懶。海另一邊的小島,天上是高掛摻染的藍灰霧茫,但地面上卻是被炎灼熱氣烘托得悶熱朦朧,來走忙碌的過往人群,使得原有海那一邊小島所醞釀出的待機低沈情緒飛灰消散。

  距離中國人百年期待的奧運開始倒數11天,距離莫明降來的出差結束倒數11天。似乎,心情的起伏也跟著天氣的強烈落差而起伏著,一連串的選擇,在沒得選擇的天氣裡做選擇。心中總是莫名迴盪著當兵入伍時「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那種字意簡單但卻意涵深遠的複雜思緒,總是莫名迴盪著那種實則荒謬但卻自娛是為了不可能的企管所博士班收集負面個案的畸形快感。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明星咖啡館」的歷史,是西伯利亞流亡到上海,再隨著國民政府於1949年輾轉來台的白俄羅斯老闆所開設。當時靠著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俄式麵包與西點,深深誘惑著早年的台北人。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賣著咖啡新穎「洋玩意」的小店裡,更是如同磁石般散發著強烈致命吸引力,而使當時許多作家與藝文界人士群聚其中並流連忘返。遙想著當初裝潢著古樸歐風的咖啡館裡,濃濃咖啡香混著詩人騷客的藝文氣息,有著彷彿是古式歐洲文化沙龍的典雅風情,卻又洋溢著台灣早期藝文界的含蓄緬腆,其實讓人想沈浸感受那種泛黃古意。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的矚目光采、七十年代經歷台灣經濟發展使老店相形見絀並結束營業,再到舊址失火卻反而意外催生出本世紀初老店的重新營業,整個過程歷經超過半個世紀,深深牽引著不知多少人的成長時的青澀記憶。相形於其他人那種對於陳舊印記的深切緬懷,在開張五十多年後第一次踏入充滿著老文人記憶的店裡,沒了那種心有戚戚的鮮明感應,只有暖澄靜謐同時多了些舊照片剪影的用餐空間。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據說「明星咖啡館」的歷史,是西伯利亞流亡到上海,再隨著國民政府於1949年輾轉來台的白俄羅斯老闆所開設。當時靠著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俄式麵包與西點,深深誘惑著早年的台北人。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賣著咖啡新穎「洋玩意」的小店裡,更是如同磁石般散發著強烈致命吸引力,而使當時許多作家與藝文界人士群聚其中並流連忘返。遙想著當初裝潢著古樸歐風的咖啡館裡,濃濃咖啡香混著詩人騷客的藝文氣息,有著彷彿是古式歐洲文化沙龍的典雅風情,卻又洋溢著台灣早期藝文界的含蓄緬腆,其實讓人想沈浸感受那種泛黃古意。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的矚目光采、七十年代經歷台灣經濟發展使老店相形見絀並結束營業,再到舊址失火卻反而意外催生出本世紀初老店的重新營業,整個過程歷經超過半個世紀,深深牽引著不知多少人的成長時的青澀記憶。相形於其他人那種對於陳舊印記的深切緬懷,在開張五十多年後第一次踏入充滿著老文人記憶的店裡,沒了那種心有戚戚的鮮明感應,只有暖澄靜謐同時多了些舊照片剪影的用餐空間。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15 Tue 2008 21:36
  • 光輝

  2008年七月,早上6點32分。準備往棉花嶼的清晨,北海岸的天在令人擔心會下雨的雲裡透著些藍天的光彩,野柳漁港邊的船正下著貨。船屬於夜晚,船上串連壯觀的一千瓦集魚大燈泡,在夜晚耀亮出白晝光輝,並吸引著周遭的魚群透抽而使得原本漆黑寂寥的夜晚變得熱鬧繽紛。而清晨,當白天的世界開始活絡,停靠港邊屬於夜晚的漁船,反而顯得寧靜平和。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l 15 Tue 2008 21:36
  • 光輝

  2008年七月,早上6點32分。準備往棉花嶼的清晨,北海岸的天在令人擔心會下雨的雲裡透著些藍天的光彩,野柳漁港邊的船正下著貨。船屬於夜晚,船上串連壯觀的一千瓦集魚大燈泡,在夜晚耀亮出白晝光輝,並吸引著周遭的魚群透抽而使得原本漆黑寂寥的夜晚變得熱鬧繽紛。而清晨,當白天的世界開始活絡,停靠港邊屬於夜晚的漁船,反而顯得寧靜平和。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