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HallesAu區域曾經是過去巴黎最大的市場。那種傳統市場周邊,總是因此有著許多為了餵飽市場裡工作的小販商家而出現的在地食物店。就像台灣傳統市場裡的滷肉飯、築地周邊的拉麵與海鮮丼,到了巴黎,那些簡單而實在的存在便轉成了巴台前不需等待太久就可豪邁吸允的生蠔、大口啃啜的烤豬蹄。
「Au Pied de Cochon」裡的裝飾充滿著古典的金碧華麗,但依舊逃不過寸土寸金卻得把餐桌擺得靠攏密集,只是,倒也因此與鄰桌的用餐的人們挨得更近,也更融入巴黎的生活裡。
餐廳裡的麵包不算是極佳,反正就如同米飯般存在著的麵包,在大部分時間只是為了稍微滿足菜餚上桌前的飢腸轆轆,以及菜餚不夠後的生理飽足。只是,替換掉常見的奶油,伴隨麵包上桌的成了混上油蔥與豬油的豬肉醬,入了口滲出的親切微微豬油香,反倒顛覆了傳統的法式奶油香而讓人深刻。
在餐廳裡點上些傳統菜餚。覆著烤得焦黃Cheese的洋蔥湯嚐來其實並未太夠味,倒是厚得紮實的Cheese與麵包,是種足夠讓人飽腹的前菜。以豬肉聞名的餐廳,。
而烤蝸牛的口感鮮嫩但是香草調味稍嫌不足,還好紅酒的橡木味、輕淺果香與酸度稍微彌補上那種味覺的缺憾。
豬肉當招牌的餐廳裡,連生菜沙拉伴上的也是彈牙的豬腳肉。而接續上的大豬蹄烤得金黃酥香,不過皮質偏高的部位倒是難以確認如何入口,卻是成了種曾經到此一遊的象徵存在。
同樣供著各式海鮮的餐廳裡,雖說總得體驗上那種豐富澎湃的法式海鮮盤,但總覺得那些海鮮絕對比不上台灣的好而捨棄,只點了幾只來自布列塔尼的3號生蠔體會大口吸允的豪邁。只是,與豐盛海鮮盤同樣規格的圓鐵架上擺著滿覆碎冰的大鐵盤只擺上幾只生蠔顯得有些孤單乏味,想再添上那些紅的蝦蟹與深綠的蚌蛤增加視覺感受的衝動念頭,卻幸好在已然飽足之間漸漸放棄。
深夜的緩緩慢食,靠著左邊五、六個人像是來自義大利的老人外地客,靠著右邊的則像是在地的男與女。左邊像是拘謹多了些的義大利老男人,對比起右邊年紀大概不遑多讓,但是不斷調情而讓對面女士心花綻放的法國老男人,似乎,義大利男人在此時略遜一籌。原來,桌挨著桌的其他好處,是除了方便觀察鄰桌菜餚是否可口之外,也可就近體會用餐顧客們互動的有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