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巴黎廳1930」的名字是否引人遐想…

  1930年代的巴黎,有著二戰時納粹德國佔領前的文學藝術昇平。也許是歐洲城市那種對現代而言充滿著古典優雅,對當時而又散溢著藝術沙龍的自由奔放,使得城市名稱連結上久遠年代的組合,成了用來代表餐廳的符碼。

  據說,巴黎1930算是台北頂級的法國餐廳之一。趁著某種閒暇,藉機領略那種傳聞裡的期待。夜晚的台北街頭,即便不是假日,依舊閃耀著霓虹,飛散著喧嘩。步上看來並不是太大的飯店餐廳,相較著外界的擁擠吵雜,幽暗的空間裡特別顯得寧靜雅致。


  餐廳裡的套餐,一開始是灑著點松露屑的小果凍。那種開胃小點(Amuse Bouche)或許是微不顯眼,但卻常是對於後續菜式的期待指標。嚐了點果凍,心裡卻產生了點困惑。接上的是混著酪梨、芒果與明蝦的沙拉,配上番茄製成的澄清冷湯。據說應該一口沙拉、一口冷湯才能夠感受到沙拉的香甜沁涼與冷湯的酸溜刺激,到了口裡,冷湯多了點的其實是種平淡的不協調。

  上菜的步調算是緩慢。繼續端上桌的熱菜,若不是鋪陳的炸田雞腿多了些韌勁,否則散溢著濃厚的帕瑪乾酪(Parmesan)搭配上重起士味小圓餅的燉飯(Risotto)應可讓人回味。而煎圓鱈(Cod Fish)墊著法國白豆、甜紅椒,或許因為食材清淡而擺上提味的重鹹炸鯷魚,卻因為鯷魚的顯明腥味而稍嫌破壞了那種特別強調的「雙重口感、絕妙組合」。


  主菜是羔羊菲力、羊核捲(Sweet Bread Roll)、雞豆薄餅與紅蘿蔔泥的豐富組合。原本已覺得不是太協調的搭配,被缺了鮮嫩卻多了嚼韌的羊菲力而毀去無蹤。甜點麵餅、冰淇淋、堅果與海鹽的交織,混合不同味覺的層次口感,有些新奇,不過卻少了點精緻平凡。

  從頭到尾持續加深的疑惑,心中充滿問號。也許,嚐過了餐廳裡的食物,留下的印象,唯一只有聽聞裡的某些遠播名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