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策略」,一般性的定義指的是為達到某種目標,長期性的規劃調度資源以達到預期之目標。對於企業而言,「獲利」為主要目標,如何瞭解市場需求與環境變化,據此調配企業所能提供之服務或產品,進一步獲致市場佔有之極大化與獲利之最佳化,成為企業策略規劃時所必須汲於探討之最重要問題。
企業的策略規劃並不容易。相啻於探討「策略規劃課程」時,訓練教材甚至讓人覺得是老生常談的淺顯易懂,其實存在種矛盾弔詭。那種矛盾,就如同閱讀管理學書籍時,覺得內容常是過於淺顯而不屑一顧,但卻在經歷過刻骨銘心的痛之後,驚鴻回顧才發現自己犯下的錯,卻是當初讀書時的輕藐嗤鼻道理一般,存在種弔詭。策略同時也存在種難以捉摸與不確定性,一種市場生命體詭譎多變的不確定性,正如同個體經濟的難以預測,甚或是文化型消費的超乎預期,有時,策略的成功讓人釐不清究竟是規劃成功導致,亦或是運氣花揮所使然。或許,策略的「簡單易懂」與「不確定性」兩種極端特性,致使著眾多人仕研究策略、歸納策略,歸納出眾多策略成功的因素,但,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再多的策略成功,卻經常抵不過一次的失敗。樂觀而言,策略規劃帶給人無比的冒險挑戰,悲觀而言,策略規劃其實是種押上眾人身家的強猛豪賭。
若玩起文字遊戲將策略區分為「經營策略」與「行銷策略」,兩者或許是一體兩面。經營策略偏企業內部運作,如何調配內部資源、強化體質、降低成本為主要目的。行銷策略則偏重企業外部開展,如何分析市場、提供產品、加強利基為主要範疇。對於經營策略而言,行銷策略的錯誤將造成企業內部資源用於生產錯誤的產品,而經營策略的錯誤,也將造成產品的缺乏競爭力而使行銷策略無法彰顯。唯有兩者間的妥善搭配平衡方可使企業獲致極大效益。
人類的世界裡,無論組織流程如何系統化,永遠逃脫不了「人治」的範疇。有人說,企業裡只有一個天才,其他都是平庸的人。如此說法或許過於極端,但無可諱言卻也點出這種人治的基本特,亦即企業領導者是天才,企業因此成就,但企業者領導者非天才,企業或許因此沈淪。人治的企業裡,策略自然由人制訂,當企業內部策略分歧無法達成一致,甚或是經營策略與行銷策略無法協調平衡,可能演變成企業內耗,甚至當市場條件不佳時,可能出現的兵敗如山倒最糟糕狀況。因此,依循那種「一人天才」的思考邏輯,策略之執行與傳達亦存在著種「由上而下」的特性,簡單而之,當帶頭的那個天才確定了策略後,由天才往下傳遞,人人清楚策略目標,瞭解執行方法並貫徹,即便一人之下的所有人皆平庸,只要執行力夠也可獲致一定績效。
說回來,策略關乎人,不同人所訂出來的策略不同,結果也不同,是挑戰冒險,或是強猛豪賭,完全是蓋棺論定、全然的結果論。至於,策略的那種「簡單易懂」特性,有時難以讓人捉摸經驗深謀與否與所制訂出策略好壞的因果關係。是否老經驗便能夠訂出好策略,或是缺乏經驗訂出的就不是好策略,問題答案見仁見智,同時也總會回到結果論的普羅判定中。不過,就如同電視劇「旗艦」裡基地副司令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使用,就是最好的培訓」,對於策略規劃能力的養成,一定是如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