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市場或消費行為是個有趣的議題。

  以企業的角度而言,市場或消費行為研究的目的十分單純,亦即找出市場接受且能夠獲利的產品。對於企業而言,最糟糕的莫過於市場的行為難以捉摸及掌握,尤其是市場消費由過去的「製造導向」轉為「市場導向」,亦即生產者生產,消費者只能接受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代之的是消費者決定需求並由生產者滿足一切。對生產者而言,似乎是日益辛苦的艱難時代,依此衍伸出的少量多樣、甚至透明競爭所形成的微利製造模式,考驗者供應鍊中上游的低附加價值可憐生產者們。

  市場行為中,直覺讓人想到的是日本人於八十年代提出的「文化型消費」。亦即經過完整市場調查而推出的產品推出後並未得到消費者青睞,但某些未預期的產品卻是一鳴驚人,例如當時電子雞的席捲風潮便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之一。文化型消費的描述,簡單而言就是「該紅的商品不紅,不該紅的商品卻爆紅」,如此似乎也貼切的說明了消費性市場的難以捉摸。

  對於販賣「消費性產品」藉以獲利的企業又應如何看待產品規劃?販賣零組件或材料的「中間材」供應們又應如何因應。

  所有的產品規劃,回歸原點,仍然是由「需求」為出發點,符合「需求」的產品組合、定價策略、銷售通路與促銷方法。所有的運作永遠就在這幾個看似簡單,卻永遠難以捉摸的簡單維度裡拉鋸打轉。最後必須問的一定是諸如「換成是你究竟會不會買?」、「這樣的功能與價格組合你會不會買?」之類的簡單問題。至少,若做出來的是連自己都不喜歡、都不會花錢買的產品,堆出後會賣的機率大概所存無多。不過,任何一個人都只是諸多市場族群的其中之一,某個族群的人會買,不意謂其他族群的人也可接受。似乎,又回到了「需求」被細分化的市場區隔問題。

  市場需求的確認與明確化,永遠是個看似容易,卻永遠沒人說得準的混沌異境。

  垂直分工精確化造成的品牌與生產明確切割,似乎是個絕對不可逆的演進趨勢。對於組裝廠或系統廠,以及零組件或原材料供應商而言,幾乎被清楚掌握的料、工、費,以及取決於別人手上的微薄獲利,似乎是個永遠的宿命與苦痛。若存在選擇機會,選擇應用市場與產品組合必定是所有供應商的積極願望。

  如何選擇對的產業與產品應用。

  簡單而言,主導獲利與企業存續的「價格競爭」與「產業進入障礙」似乎是兩大因素。

  劇烈的價格競爭與成本降低是供應商永遠的痛處之一。一般而言,產品成本結構名列前茅的「關鍵性零組件(Critical Component)」永遠是被「開刀」的主角,因此自然面臨著更加顯著的降價壓力;而成本結構後段的「大宗物資(Commodity)」雖毛利率高,卻惟有依藉經濟規模之顯著達成,方可獲致一定利潤。選擇成本結構中段的一般性零組件,也許是避免劇烈「價格競爭」降價壓力,同時可獲致一定利潤的最佳途徑。

  「產業進入障礙」則是決定市場競爭劇烈與否的關鍵因素。進入障礙高,即是關鍵性零組件,亦可躲避於減緩降價壓力的保護傘裡。產業進入障礙低的產業,自然容易陷入價格競爭、甚至落入大宗物資完全競爭市場的悲慘境地。能否構築出如夠的關鍵「智權(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成為企業構築進入障礙的絕佳方法。企業能否有效保持一定利潤,技術能力構築出的「智權障礙」,似乎是唯一途徑。

  消費市場的競爭劇烈,企業們各有各的挑戰與宿命,市場端跟供應端都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