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總有需多人以半導體產業的思維來看TFT-LCD面板產業。由面板業高資本支出、劇烈供需循環,以及陣列(Array)製造的特性來看,或許是如此,但除了這幾點之外,其實,幾乎是屬於不同的產業型態並需以不同的操作模式來運作。

  半導體業從德州儀器(TI)於1958年發明第一顆IC以來,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其實已經建立累積起十分成熟的營運模式。最明顯的是由過去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整合元件製造)型態演變成了高度的垂直分工模式,而所以能夠使此種模式盡致發揮的其實是半導體業,尤其是晶圓製造(Fabrication)段的高資本支出,以及半導體IC產品本身的高度差異性所致。晶圓製造段的高資本支出,增高產業進入門檻,而演變出專業晶圓代工、喝牛奶不必養牛的概念;而半導體IC產品本身的高度差異性,亦即存在的各式各樣通用IC、ASICS(Application Specified IC,特定用途IC),甚至SOC(System on Chip),造成設計公司(Design House)百家爭鳴、各擅所長,同時與晶圓代工廠、構裝廠、測試廠等相互配合,互蒙其利,進一步成就分工細膩的半導體供應鍊(Supply Chain)。發展幾趨完熟的半導體產業垂直體系,是否適用於面板業?面板業裡是否也可同樣分出設計公司與代工廠?

  或許,面板業與半導體業相仿規模,甚至更鉅的資本支出,令人想將面板業套上半導體產業的運作模式。即便如此,面板業與半導體卻存在著某種本質上的極大差異,兩者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其實有著顯著差異。亦即半導體業必須依靠許多設計公司提供不同目的的IC設計,然後在晶圓廠生產;但對面板業而言,面板尺寸不可能成千上百種,設計的產品種類數目有一定上限,再加上漸趨標準化、單純化的面板尺寸趨勢,同時也隱含著,對產品設計標準化程度遠較半導體業高的面板業而言,決定是否能夠供給市場需求的關鍵要素,不在產品設計,而在產能掌握。亦即,握有產能的面板廠決定一切。從此角度思考,對面板業而言,較適合的其實是IDM模式,而非垂直分工;垂直分工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反而拉長供應鍊長度,除遠遠增加供應鍊上材料的制價能力,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結果之外,亦使長鞭效應容易發酵,並增加整體供應鍊管理成本之浪費。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面板業運作模式也一樣,雖然仍在不斷摸索發展,但相信在不久的三兩年內,應該會確立出某種成本最經濟,且能符合大部分需求的適合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