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偌大演奏廳裡充滿著暖溢無比的橘紅色燈光,銀色風管與淺褐色牆面交織,使得舞台背牆上的管風琴,既像是富麗光炫的獨立樂器,也像是與舞台融合一體的絢爛裝飾。有時,到國家音樂廳,在乎的倒不是舞台上表演的究竟是多麼著名的樂團,而是現場充滿和諧柔暖、讓人寧逸無比的靜謐心境,以及那種CD音箱所發出的罐頭音樂所完全無法比擬的臨場震撼。

  「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所指揮的「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似乎是第一個曾經現場聆聽的俄國樂團。


  音樂會上半場是鋼琴詩人「李斯特(Franz Liszt)」的交響詩「前奏曲(Les Preludes)」、「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以及「節日之歌(Festaklang)」。李斯特的交響詩概念,以單一樂章的音樂描述樂曲標題所欲表達的意念,樂曲裡充滿抽象、印象與自由變換。幻想著「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贖罪的堅苦卓絕,聆聽著似乎時而莊嚴、時而掙扎,甚至時而悲嗆的起伏旋律,細細品嚐著「交響詩」的高度意境。或許是音樂素養不足,

也或許是領悟力不夠,對於「交響詩」的旋律,始終覺得缺了些音樂性、多了些艱澀難懂,至少,在音樂會上的三首李斯特交響詩是如此。

  「德佛札克(Dvorak)」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The New World)」是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曲目,印象裡,不知如何,似乎是每個到台灣的樂團都必須演奏的曲目。

  最愛第二樂章開始不久英國管緩緩奏出的優美深邃奇幻哀怨旋律,更無法抹去「田中方樹」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卡通版上,同盟國與帝國萬艘艦隊,於深邃星空裡爭峰對峙所搭配的第四樂章而營造出的慷慨激昂。似乎,混著未知新大陸與淺淺鄉愁的新世界交響曲,除帶著優美的音樂旋律,也同時令人深深著迷。

  不知是否聽習慣了「小澤征爾(Seiji Ozawa)」指揮「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的版本,也似乎是個人偏見,「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的演奏聽起來雖然整齊精湛,但始終覺得節奏的快慢控制上讓人感覺有些不習慣,甚至音節的連接上似乎也有些不順暢,總覺得還是喜歡小澤的版本。不過,畢竟對音樂的感覺每個人有所不同,產生的感動也不同,真正重要的,並非藉他人的主觀認定而認定,而必須靠自己去仔細聆聽,仔細品味。

  *新世界交響曲, 第一樂章, Dublin Philharmonic

  *新世界交響曲, 第二樂章(Part2), Dublin Philharmonic

  *新世界交響曲, 第三樂章, Dublin Philharmonic

  *新世界交響曲, 第四樂章, Dublin Philharmon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