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與裝置藝術在頹圮待拆的破舊屋舍間恣意且帶些戲謔般的暫時存在著。

  過去曾經是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聚集青壯年菁英的所在,經過戰後嬰兒潮的朝氣蓬勃,再到各自謀生的逐漸遷出。現今的眷村,即便尚未拆除,卻也看不見當年開幕時的意氣風發,只剩稀少依然守著待了幾十年「暫居地」的垂垂老者以及隨著時間破傾敗去的殘破建築。




  據說,幾個學生為了使即將拆除的老眷村留下最後的光彩,而在「自助新村」開始了彩繪與裝飾。舊屋舍的巷裡牆外門邊漆上了炫彩斑斕的圖案並貼上各種小物,成了露天的裝置藝術,甚至吸引同好陸續加入,使得彩繪區的範圍更加蔓延擴大。

  眷村裡的彩繪其實是種糾結,各種正面反面的矛盾湧上心頭而擾亂思緒。




  似乎應拆除卻不知因何未動工而暫時遺留著的彩繪,早已褪色而失去落成時的光彩。曇花般存在的短暫色彩絢爛,如同眷村建築那種為了「反攻大陸」的臨時收容存在,卻始終夢想未竟但難逃歲月摧殘只得消逝的欷噓。

  當初應該算是政府德政的眷村建築,如今拆除前的最後彩繪即便烙上那些「忠黨愛國」、「強身報國」的口號與標語,卻更像是種反諷般的存在。大概,那些彩繪與黏附在牆上讓人想起小時夜市裡套圈圈遊戲的瓷玩偶,反倒成了主角而讓人模糊了眷村建築本身。




  原來,眷村建築只是遊戲般的彩繪與裝置藝術的背景畫布,身處其中,只會在意哪面牆上出現曾經熟悉的卡通人物或角落貼上的DVD有否自己認識的AV女優。大概,沒人會注意圍牆裡的曾經住客可能是為國家立了顯赫功勳或為民眾奉獻畢身心力的某個人物。也或許,即將凋零而建築型制就是為了宿舍般存在的乏善可陳建築,只能依賴外表的矯飾光鮮,才能夠吸引人們的眼裡餘光。只是,漫遊其中除卻那些表象,應該讓人更深層思考現地人事物的過去曾經。

  歷史,總是在同樣的地方層層交疊著。清治時期的鳳山縣舊城門仍在不遠處屹立著,日治時期啟肇的海軍基地仍然延續至今,而國共戰後的眷村產物,如今也將成為歷史過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