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邊沒有招牌的小店,若不是特別有人指點,肯定不會走進那種看來完全不吸引人而不像是餐廳的餐廳。
餐廳簡單屋舍的外牆邊,擺著幾個方形塑膠桶與保力龍箱,桶裡箱裡裝盛的,是各種海鮮貝類龍蝦。似乎,原本應該生猛高級的魚鮮海味,在夜幕低沈的昏暗燈光下,看起來卻是晦暗不明而一點也無法吸引人。
開了許久並依藉口耳相傳作出口碑的餐廳,牆上掛著老闆身著防寒衣,手上拎著鎗、鏢著魚的照片。據說。老闆早年喜歡自己下水鏢魚並直接擺到自己的餐廳裡賣,每天便隨魚獲狀況賣上最新鮮的海味。如果說老闆每天的魚獲量足夠餐廳所需或許太勉強,不過那種有什麼吃什麼而隨時變動的菜單卻讓人倍感興奮,至少,對於每次造訪可能出現的新奇菜色,絕對會是用餐時的額外驚喜。




鄉裡水邊的小餐廳,不用期望師傅的手藝能夠比擬飯店或豪華餐廳,不過絕對新鮮的海味加上家常不浮誇的手藝,反而盡是純正紮實的美味滿足。
碳火輕烤過的整隻軟絲,灑上芝麻胡椒,一邊是微焦香脆、一邊則是滑鮮順嫩,沒有廚藝多加綴飾的原始口感,令人嚐到新鮮好滋味。而肉質飽滿彈牙的小型龍蝦煮上麻油配上薑絲,除是未曾嘗過的獨特搭配,更流露著道地正港的台灣味。接續著是蔥、薑、蒜再和上洋蔥等配料一應俱全的清蒸海魚,除了品嚐到鮮魚肉質的鮮嫩之外,搭配上調味醬汁配料,更是令人回味深刻。而與魚肉有著強烈對比口感的爽脆炒蚌貝,也是同樣讓人感到新奇。最後配上口感其實像是海菜嫩勁,卻同時有著木耳滑順的清淡山木耳炒蛋,透出的反而是琳瑯海味裡的清新提味。
原來,嘗過許多食物後,簡單紮實的烹調反而最能夠突顯出食物本身自然風味。似乎,那種再質樸不過的本土鄉間料理,再次打敗了西方的炫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