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小時候的印象,飛機上的食物大部分時間並不令人喜歡。
那些食物通常不是米飯太乾、麵條太硬,否則就是蔬菜變成醃黃無味、雞肉彷彿是種缺乏嚼勁的無趣橡皮塊的那一類的非正面印象。如同小時候前一天夜裡做好便當放入冰箱,隔天再拿到學校蒸熱後的飯菜所瀰漫的爛黃樣貌與不悅味道,對於必須在地面上先行烹調好,運上飛機後再加熱的食物,似乎,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也許,除非將廚房搬到飛機上,否則飛機食物現行的先天限制,除了減少食物的可美味之外,大概也使得如何降低必須加熱食物的機率,抑或選取適合這種作業模式的食材等事項變得更形重要。否則,即使換成任何名廚或名餐廳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滬悅庭」提供的應該算是上海菜,不過成了簡單的飛機餐後大概也沒法再顯露出上海菜的迷人風華。有些難以形容主餐的感覺,白色瓷碟裡是淋著褐黃色醬之的烤雞、義式黃薑麵,還有橘紅色的烤南瓜和青綠色的燙蘆筍。那些色彩的搭配,原本應該美麗斑斕、豐富誘人,或許是因為裝盛空間太過促擁,也或許是因為不同調的菜餚勉強搭配,卻反而明顯降低了對於食物的觀感。反正,麵條吃起來還是飛機上的麵條,雞肉,還是飛機上的雞肉。
不過,前菜裡沒有腥味的厚厚燻鮭魚捲上軟嫩卻紮實的杏鮑菇,吃起來鮮美可口、份量十足。搭配上涼拌紫洋蔥再混上些酸豆與淡透醬汁,感覺到的是種淡雅清爽,原來,飛機上還是冷食最對味。此時,若再搭上些透射著淺淺金黃的Chardonnay白酒,似乎,光是簡單的食物就讓人感到輕鬆愜意。
而餐後的烏龍,除了中國茶的溫潤清香之外,也有了明顯的飽足,原來,會越來越肥不是沒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