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一帶對中國而言,除了是通往東南亞南洋地區的門戶之外,亦是西方人進入中國的重要門戶,也因此,廣州成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通商口岸。虎門地處珠江三角洲出海口,是通往廣州的重要咽喉,其戰略位置重要性不言可喻。趁著上船前的空檔,到鴉片戰爭博物館逛了一下,對於強調愛國黨性的中國共產黨而言,清朝末年的外肆強權及國家人民的肌弱悲慘,似乎也成了中共宣揚傳達民族團結的最佳腳本。鴉片戰爭博物管裡,便充滿了慷慨激昂的悲壯歷史陳述。
戰爭博物館區域裡最多的大概是各式火砲殘體。對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前,虎門一帶高達十座砲台要塞,且火砲數高達四百六十座的壯觀景象而言,博物館中的繁多的炮體,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也或許,對於一個長途跋涉且兵力有限的武裝船隊而言,想要攻克如此一個看來固若金湯的堅固要塞,並讓幾千年來以中心大國自居的中國低頭認輸,應是個難以接受的想像。但,在1840年代初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裡,竟然兩件難以令人承擔的事實竟同時發生。
西元1840年,亦即林則徐在虎門銷毀鴉片後的隔年,英國的四十餘艘船艦及四千餘名士兵,抵達中國海面。而1841年的2月26日,英軍以十八艘船艦,於一天內攻克了虎門要塞,十座砲台同時淪陷英軍手中。而四百六十門火砲,一發也沒射中敵艦。聽來似乎近趨荒謬的歷史事實,卻真實發生在許久許久前的珠江口。或許真如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清朝學者魏源當時所檢討的,「砲台建置不得地」、「大砲安放不得法」,和「砲兵操砲不準」等原因,當時中國的肌弱不振與對海權武力之事的缺乏,遠超乎於人們的想像。也或許就如同趙廣超在「不只中國木建築」中所描述的,「昇平總比戰爭好,中國人發明火藥是用來燒煙花;一動不如一靜,發明羅盤並不是用來航海跋涉,而是用來看風水」,或許,中國人對於武力戰爭,總是被動遲緩的…而珠江口潰敗後,英國艦隊勢如破竹的繼續攻克鎮江、上達北京,最後,中國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此,香港落入英國人手中…
坐在開往香港機場的平底船中,看著一望無際的滔滔珠江口,腦裡仍迴響著鴉片戰爭博物館裡那兩口林則徐的銷煙池遺跡;想像著當時的中國為何如此疲弱;更想像著自己是進攻的英國艦隊,滿懷擔心著中國的強盛武力而戒慎恐懼,最後卻發現對方竟是如此不堪一擊。剎那間許多不同思緒湧上心頭,卻被眼前突然出現的巨大貨輪拉回現實世界。
《香港 赤臘角機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