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一般兩個星期出版一次,封面會打上的7-11 logo,這次專門「探討」無印良品的專刊似乎特別將有著濃厚廣告意味的logo拿掉。而且,與期刊不同之處,是原本佔去一堆篇幅的廣告也不見了。不過,翻完之後才發現,原來並非廣告不見了,而是花了100元新台幣買了「一整本」的廣告,一整本「無印良品」的廣告。看來,在台灣身為統一超商次集團之一的無印良品,廣告實在打到家,整合行銷兼賣錢廣告,讓人實在不得不佩服現代商人無所不用其極的A錢能力。
其實,「想賣給別人」賣方思維與「想跟別人買」買方思維兩者之間,本質上就不存在太大差異。一樣東西、一個物件、甚至一種創意,賣方原本就必須站在買方角度思考,滿足其所慾並加以適當包裝、灌些迷湯,才能讓買方想向你買東西。而諸如「7-Watch」之類的資訊媒介,說穿了,也是以「低廉」價格,提供某些買方有興趣的資訊,卻在無時無刻插入一堆置入性行銷廣告,如詳盡介紹的地方小吃、旅遊地圖,總是可發現小吃店與地圖中無時不在的「7-11」位置標示與宅急便廣告…而說穿了,「ppaper」的發想本質與「7-watch」大概差不了太多,就是想提供一個輕薄短小的平台,除能夠用來賣別人廣告、登自己廣告,還可以跟讀者收錢,最炫的是還可以不用提供過多的「有意義」資訊,只要擺幾張酷炫照片、海報,幾篇人物專訪、設計,就可以準備開始A錢。不過,或許這就是廣告與設計的本質,正如同原研哉於「設計中的設計」和「RE DESIGN」書中想強烈表達的「沒有設計其實才是最好的設計」一般,當人感受不出廣告才是最好的廣告、感受不出行銷才是最好的行銷,或許,這也是媒體資訊操作者每天費盡心思腦力所欲達成的吧!?也或許,在商業行為與資訊取得的矛盾衝突間,也還是需要接受者的進一步思考與取捨。
雖然無印良品最早是以「沒有品牌的品牌」為出發點,不論商業模式的操作發想,無印良品其實已成功營造出了某種強烈的「品牌意識」。無印良品讓人與自然純潔劃上等號、與輕鬆舒適形成同義。第一次在微風廣場接觸到無印良品,其實有種發現新事物的驚奇與感動,那種新事物,是種反璞歸真、靜純無華的簡約自在,是在每天矯飾添足事物充數滿溢的無力埋怨下,突然出現一種回歸自然的輕盈昇華。對於營造出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原研哉與無印良品的結合,其實是種看似樸實恣意,卻是絕佳渠成的無痕搭配。原研哉的設計種是流露出一種優雅悅目的簡單流暢,對於原研哉所敘述「所謂設計,是透過製作或溝通,來將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做一個真實的詮釋」,如此的意念,與無印良品長久逐漸蛻變出來的產品發想理念,產生了契合渾融的加成澎湃。無印良品也由2001年原研哉接任藝術總監之後,在品牌印象上,似乎有了另一種超脫世俗雜務的心靈躍升。
原研哉的無印良品,讓視覺與生活更單純,實際卻是營造出更豐富的深刻層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