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深圳往廈門,飛機沿著海岸線飛著。腳下的風景,是汕尾、陸豐、汕頭、潮州那些挨著海邊的城市。藍色的海連著綠色的山與陸地,其間散佈穿插著灰黑色的城市鄉鎮建築,點綴著米褐色的沿岸沙灘。那種沿海城市的綿延相鄰,彷彿就像是台灣西部沿岸的城市熱鬧交織。

  踏上了廈門島,即便七月份的天氣炙熱難耐,然而道路兩旁的綠樹茂密促擁著,看來乾淨的街容至少令人感到舒適。而即便那種閩南語的腔調依舊能夠區辨出差別,但是人與人之間熟悉的口語溝通有種自然親切,不知是因為那種熟悉的閩南語、抑或熟悉的金門島便近在咫尺,廈門,似乎有種讓人自在的好感。



  曾經被鄭成功佔據,用以抗拒清軍同時成為攻克並收復台灣根據地的小島。過去,與金門島一樣屬於同安縣的「金廈一體」,卻因為內戰禍亂而使鄰近交接的兩個小島變成了兩個世界。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鬥爭,讓兩個小島互相成了互相的「前線」,過去,當兵時在「前送營」等著被軍艦送往前線,也在前線眺望著「匪區」,而如今,身在「匪區」,那時的金門,有種近在咫尺,卻也十分遙遠。



  從明鄭的屯兵佔據、鴉片戰爭後的被迫開放、其後的淪為租界,再到共產黨的接管、八二三砲戰的殘酷舞台,廈門似乎總有種與戰爭揮之不去的無奈。不過,或許也因為如此,更讓廈門成了中國近代史的鮮明刻畫與記錄者。



  登上鼓浪嶼,曾經林立著美、英、日等十三個國家領事館的彈丸小島,遊走些充滿歷史味道的老舊建築坡緩小巷裡,感受時空劇烈變遷的滄桑過往。曾經是清朝公共租界的落難小島,卻也成了眾多洋教士的造訪地點,也成了民國時期歸國華僑安居並顯示財力的遺世之地。幾乎每間舊屋子都能夠說出一堆老故事的小島上,總讓人有種想要持續徘徊流連不想離去的纏綿思緒,即便,遊客如織的小島其實早已被商業氣息所淹沒。


  對比上相隔僅有幾百米的廈門島,大多是紅磚、紅瓦建築的鼓浪嶼,對應的是一幢幢高大威猛的現代高樓。那種高度反差,似乎也更恰當顯示著鼓浪嶼的特殊與迷人。而那種對比,從鼓浪嶼上看廈門的高樓,彷彿也出現了一種像是從金門觀看著廈門「樣板房」般的有趣興味。未曾實際見識過樣板房究竟長相如何,只是,若那些高樓真是樣板房也未免太不可思議。望著那種繁榮的城市發展,想起某雜誌曾說的,三十年前的夜晚,金門與廈門同樣漆黑,可是,三十年後的夜晚,金門依舊是一樣漆黑,但是,廈門卻已是金碧輝煌燈火通明。


  現在的廈門,大概不需要樣板房的「統戰」策略,世界的焦點,早已轉到了金門的對岸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