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為紀念縱貫鐵路通車而成立了「台灣總督府博物館」。那時,台灣不屬於中國,即使,遠在一千七百公里之外的光緒皇帝仍然不想放棄台灣,台灣的精神領袖是日本天皇,同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次在倫敦舉辦。一百年後,博物館慶祝成立100週年,但已更迭換名成「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仍舊不屬於中國,即使,中國始終認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2008年的台灣,記者們群集促擁在台灣博物館不遠前的特偵組,汲汲追索著台灣剛卸任領導者的疑似貪污,同時,一千七百公里外的北京,正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也將在不久之後,再次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再次交到已主辦兩次奧運的倫敦。






與那些動輒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世界遺產相較,一百年的時間顯然渺小許多,但是,對於身處當下的人們而言,將近一百年的變化卻是一幕幕的滄海桑田所累積交錯而成。一百年裡,世界經歷著殖民主義的發展極致與衰落,資本主義面臨著共產主義的強烈挑戰,一百年裡,小島台灣,經歷著世界所經歷,甚至更加刻骨銘心。而那種歷史的戲劇快速變化,總讓人想強挽狂瀾卻無能為力,只能靜靜的讓歷史成為博物館裡的一個小角落。




日治時代為紀念當時台灣總督與民政長官的紀念館,雖然改成了博物館,但卻依舊維持著啟建時的完整樣貌。建築外觀的挑高圓頂,簡潔雄壯的多立克(Doric)柱式支撐著優雅雕琢的三角楣飾,吊掛的高聳垂地彩色布幕,使得精緻典雅的建築更添歡愉。進入建築裡,悠閒暖陽的橙紅燈光透亮著正廳裡彎曲凝集了花托卷渦紋的華麗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天頂周圍則綴飾鑲嵌著彩色玻璃,隨處可見的金碧輝煌與七彩穿透,延伸到兩翼空間裡雕著簡單卻華美卷渦紋的奧尼克(Ionic)柱式,與外觀迥異卻又融合一體的內堂,有著希臘式建築的結實,也流露著東方的精緻氣息。
忘了距離上次到台灣博物館是多久前的事,不過,再次造訪卻是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