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赤崁樓的依稀記憶,是來自於小時被父親抱著站在龜馱橫列石碑前的照片,而那似乎也是少數跟父親的合照之一。
許多年後,再次來到赤崁樓,龜馱石碑依舊,但不知是否怕古蹟被破壞,石碑前多了列綠欄矮叢,似乎,在也看不見照片裡的景像。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6-252682730.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6-419858218.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8-3946394990.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8-3303564589.jpg)
進入門口,望見相赤崁樓上的獨立相鄰的海神廟與文昌閣,那種對於視覺上的刺激,也是鮮明直觀的。赤磚紅簷的古老有型建築主體,垂花斗拱窗門上是藍的綠的紅的白的各色交雜。使得質樸古意的建築多些淡彩華麗的熱鬧紛呈。週邊彷彿高頂入天的瘦長椰樹,在黃澄夕陽下輕促搖曳,使得早時荷蘭人稱之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的赤崁樓似忽更加夾雜某種南洋異國風情。
現存的海神廟與文昌閣,其實是清光緒年代才於荷蘭人的舊城基礎上所搭建。而荷蘭人建城,為了防止漢人暴動,後來,漢人趕走了荷蘭人,再來,漢人降了滿人.似乎,新建築跟基於舊建築,甚至新建築取代舊建築的交替,其實也反應著歷史更迭與文化傳承的有趣更新。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9-2453413471.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49-1461368673.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50-59920717.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ingo74/1380438750-2481425185.jpg)
赤崁樓最高之處不過是海神廟二樓,立在不算高的高點上,週遭視野是繁華熱鬧的區域。然而,站在曾經是全臺灣最高行政機構「東都承天府」的建築裡,看見的卻是同時交織著遙想與感慨的曾經滄海歷史過往。
記得小時後,總傳說著赤崁樓的古井其實是通往安平古堡地道的路口。據說有人曾經想一探傳說真實,卻因井底充滿彌漫的沼氣而作罷。也許,這種傳說,還是不要深入探索,就讓傳說一直是傳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