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本定價(Cost Pricing)」是製造業最常用的定價方式,亦即依據成本加上利潤(Profit)後訂出產品價格。對競爭劇烈的市場而言,產品的價格公式往往已非是「成本+利潤=價格」,而常變成「價格-利潤=成本」。看似相同,不過,明顯的改變是價格已非由製造者決定,而是由市場決定價格,製造者,只能想辦法降低成本以榨取出利潤。

  對於成本的控制精確與否、標準成本(Standard Cost)與實際成本(Actual Cost)間的持續監控與檢討,成為企業的一大挑戰。

  如何建構成本模型?

  簡單而言,物料成本(Materials Cost)加上製造費用(Manufacturing Fee或Overhead)就是成本。但,是否真得如此簡單?

  就製造業而言,細部的成本結構仍會隨製造型態的不同而存在些微差異。不過就整體而言,其實差異並不大。成本的本質上是牽一髮動全身,企業內的任何活動皆會影響到成本結構,唯獨差異貢獻程度多寡而已。

  成本模型裡,一般需考慮到的因素包括基本銷貨成本(COGS, Cost of Good Sold)裡的「物料價格(Materials Price)」、「物料清單(BOM, Bill of Materials)」、「製造程序(Manufacturing Process)」、「直行良率(First Yield)」、「維修後良率(End Yield)」、「製程耗損率(Process Loss)」、「維修耗用率」、「替代料比率(Alternatives Mix)」、「產出等級比率(Grades Mix)」、「製造費用」、「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以及後端亦同時會影響到企業獲利的「運送費用」、「付款條件(Payment Term)」及整體的「管銷研費用(GS&A, General, Selling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等。

  「物料價格」與「物料清單」自然是求算物料成本的最主要基礎。

  「製造程序」裡,每個製程各具備不同的生產能力,因此「直行良率」不盡相同,同時製程先後順序的差異,亦致使後製程所造成的的報廢成本,較前製程來的多。製程上造成的不良品,部分屬可維修品,只需換下不良原物料即可,因此必須確認「維修後良率」已決定物料耗用。至於「製程損耗率」及「維修耗用率」,屬於製程及維修過程中的調機、試機,甚至不當超用、誤用,自然必須納入成本計算中。

  「替代料比率」則是源自於不同供應商的物料價格甚或品質可能不盡相同,對於成本的貢獻自然不同。成品產出後因為品質條件的不同,致使某些降級(Down Grade)品成為遲滯品甚至呆滯品的機會大增,因此必須將「產出等級比率」計入成本考量中。

  「製造費用」裡,則包含了直接人工(此部分與會計定義有差異,不過不特別區分)、間接人工、外包(Subcontracting)費用,以及工廠運作費用等諸多項目。至於「物流成本」則需考量工廠位置、供應商位置等可能衍伸出的運輸成本、關務費用等。

  不同的貿易條件(Incoterm, 如CIF Hong Kong、FOB Taiwan等)造成的「運送費用」差異,雖非直接影響銷貨成本,卻是影響獲利,並於產品售價定義必須確認的重要條件。不同「付款條件」而造成的利息支出與現金流量平衡亦是重要考量。通常,這類費用將與企業內各種費用一併計入「管銷研費用」裡。

  由此可見,成本的控制,其實是企業內各個功能部門(Functional Department)所累積出的共同貢獻,範圍涵蓋巨觀到微觀,每個關節點其實都是成本降低計畫(Cost Down Plan)必需著力之處。成本模型必須同時可解答「What-if」的問題,亦即可預先提供某些要點改善後,對於整體成本結構貢獻程度的多寡。唯有藉良善成本模型的建立、控制、檢討,方可達到持續的改善與進步。

  成本模型的構建,可以使用簡單的Excel工作表,也可使用複雜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不過一般ERP裡也不會建構到太細微),不過,重點在於資料本身的正確性與持續檢討,而不在於使用的工具為何!

  Ps. 在此並未對「成本(Cost」與「費用(Expense)」做出特別區辨及說明,甚至存在混用現象,但本質上仍有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74 的頭像
    ingo74

    iNGO's sketchbook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