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聲影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聖鬥士星矢」描述的是以五個「青銅聖鬥士」為主角的少年的熱血故事。

  基本上,「聖鬥士星矢」是部典型的打鬥擂臺式作品,但圍繞劇情主軸出現的各種希臘與北歐神話角色,以及代表角色本身的各種「聖衣」,大概是1985年漫畫版本問世後最吸引人的賣點。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手相連」是1988年漢城奧運開幕的主題曲,也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奧運歌曲。

  當時是個資訊仍然不易取得的時代,資訊的主要來源,不是報紙,就是電視,似乎是「網路(Internet)」這個字眼根本未曾在一般大眾心中出現的時代。電視裡,只存在無線三台甚或非法第四台的簡陋狀況,無法滿足所有人需求。那時記憶深刻的,是許多人花了可觀經費,在家裡加裝「小耳朵」衛星天線,就只為了看日本NHK所轉播的奧運比賽,似乎,基因於運動賽事而刺激起的消費需求,在每個年代裡都一樣,過去一樣、現在一樣,將來,還是會一樣。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ave a light on」是豐田汽車(Toyota)許多年前的廣告背景音樂,也是Belinda Carlisle在1989年「告示板(Billboard)」上前幾名的單曲。

  對這首歌有深刻印象,其實是從廣告開始。廣告的畫面,是奔馳在長橋上的車子。鏡頭由半空中抓著往前奔馳的車,往前望去無止盡的長橋,橫跨在無盡遼闊的碧藍海上,搭配著輕快且節奏感強的「Leave a light on」,Belinda有力並略帶沙啞顫抖的嗓音,映著畫面上的汽車飛疾奔馳與兩旁的海水波光粼灕,讓人有著心境舒暢的無垠開闊。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到「X檔案(X Files)」影集,是在大二時亂轉電視時所無意發現。

  美國的福斯(Fox)電視網1993年開始播映「X檔案」,初期內容以外星人神秘綁架事件為主軸,配合各種神秘靈異的超自然現象,串成整部影集。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地」是1983年成立、初期為香港地下樂團的Beyond,在台灣發行的第一張國語專輯。當初仍在念高中的自己,只記得班上某個同學,那一陣子每天的隨身聽裡,總是倒帶又倒帶的重複播著「大地」。

  真正對Beyond的音樂有更進一步的接觸,是在大一的時候。隔壁寢室的馬來西亞僑生,似乎是個Beyond迷,滿滿Beyond的粵語版CD,成了大一時,不知應算是勤奮用功、或是生活苦悶的娛樂之一。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喜歡葛利格(Edvard Grieg)唯一的鋼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16),尤其是第三樂章。

  被歸為國民樂派的葛利格,音樂裡了帶些北歐挪威浪漫氣息,由於作品曲風強烈受到蕭邦(Chopin)的影響,因此又被稱為「北歐的蕭邦」。比起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葛利格的音樂輕鬆而不厚重;比起拉赫曼尼若夫(Rachmaninoff),葛利格的音樂明快而不憂鬱;而比起蕭邦,葛利格的音樂卻是除有炫技的飛快音符外,更多了些音樂旋律。如此形容,倒不是說葛利格的音樂便因此失去特色,畢竟,音樂就是要讓人舒服,讓人醞釀出某種情緒意境, 而葛利格讓人醞釀出的,是另一種明快浪漫激昂兼具的複雜暢快思緒。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空突擊隊(キャプテン・フューチャー)」在台灣播映的時間是1980年。

  改編自美國作家Edmond Hamilton科幻小說「Captain Future(未來隊長)」的太空突擊隊,依舊記得主角是「鐵船長」、身邊的伙伴是橡皮人「小胖」、鋼鐵機器人「克拉」、存有鐵船長雙亡父母腦袋智慧的生化機器體「田博士」,還有鐵船長的情人「娟娟」。太空突擊隊裡的穿牆與隱身裝置、可變換成各種形體的小胖、被似乎是基因重組裝置轉換成魚人的鐵船長,還有某個星球上完全以細胞形式組成各種機能的奇幻外星人,深深吸引著當時仍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上課時跟放學後都一樣。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聖傑第一首讓人印象深刻的歌,應該是「痴心絕對」。雖然,那時在KTV裡,「痴心絕對」似乎早已雄踞熱門點歌排行,但是,印象裡總想不起歌曲的原唱究竟是誰。

  比起幾乎已成KTV裡芭樂歌的「痴心絕對」,第二張專輯「痴心絕對‧手放開」裡的「遠走高飛」則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988年,一個美國交換學生自瑞典帶著「Roxette」的「Look Sharp!」專輯拷貝回國,並在地方電台播放單曲「The Look」,沒想到竟因此使得「The Look」成為眾多電台迴響播放的熱門單曲,並讓Roxette在美國的知名度瞬間爆發並一炮而紅。

  勁道十足女主唱Marie Fredriksson時而渾厚、時而滄桑的魅力嗓音,以及聲音低沈渾厚卻充滿磁性吸引力、負責詞曲創作的Per Gessel,組成了累積唱片銷售量超過七千五百萬張的成功樂團「Roxette」。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認識「喜多郎(Kitaro)」(卡通「鬼太郎」也是叫Kitaro),是在大學時晚餐的麵店裡。

  電視裡播放的是喜多郎的Live演奏會LD影碟。立體聲的環場音效、新奇異常的未曾見過表演方式,還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獨特長髮裝扮,使整個演奏會有種莫名震撼與吸引力。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你給我的翅膀飛 我懂這不是傷悲

  再高都不會累 我們都說好了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龍救生隊」,在網路時代,似乎有另一種解讀…

  小時候,「恐龍救生隊(恐竜探検隊ボーンフリー)」是華視在民國68年播出的卡通。當時,這部卡通所以吸引,應該是卡通人物與真實玩偶結合的特攝手法。片中敘述的,是恐龍救生隊一方面防止恐龍危害人類、一方面保護恐龍,在處心積慮掠奪恐龍的反派干擾裡,將野生恐龍送至恐龍島上。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祖兒的「揮著翅膀的女孩」其實是翻唱自馮翠樺唱的「Proud of You」,不過兩首歌給人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

  先聽到的是「揮著翅膀的女孩」,容祖兒成熟的歌聲表達出的,是許久許久後,回想當初仍是懵懂女孩的寧靜感動;反而在後來才聽到的馮翠樺「Proud of You」,英文歌詞表達的似乎是原本被呵護備至的小女孩展翅高飛的驕傲勇氣,在清柔且帶些稚氣的歌聲裡,或許更能表現出那種往上飛翔的喜悅。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接觸到「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是在小學時的「華視」裡。

  「陰陽魔界」是個每集裡約有二到三個短篇故事的帶狀「科幻」影集。其實說陰陽魔界是科幻,其實似乎也不是太科幻,在陰陽魔界裡,多的其實是詭異多幻的人性交雜與會心哲理,多的其實是看完後的深思回味與迷人雋詠。或許這也是陰陽魔界的強烈魅力所在。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檀島警騎(Hawaii Five-O)」的影片是彩色的。

  「壇島警騎」是部描述夏威夷警察打擊犯罪的警匪動作片,播映日期由1968年播至1980年,長達12年。記憶中的「壇島警騎」,印象極其深刻的是節奏明快撼動的主題旋律,搭配著古早拉門電視的黑白畫面,上映著令人沸騰的劇烈動作片。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世界中の誰よりきっと(甚於世上任何人)」是許多年前日劇「誰かが彼女を愛してる(我愛爸爸的情人)」的主題曲。

  「我愛爸爸的情人」似乎曾經在當時無線電視「說日文」仍未解禁,因此一律配音成中文旁白的「衛視中文台」播出過。對衛視中文台的日劇有印象的大概只有大一時的「東京愛情故事」跟「101次求婚」,至於「我愛爸爸的情人」應該是在第四台播出的時候才看到。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學一年級時,電視開始播的「楚留香」掀起一陣港劇熱潮。

  那時,依舊以Beta系統為主的錄影帶出租店裡,最熱門的也是港劇。不同的是,錄影帶裡的說的是粵語,而電視上播的是國語,甚至連主題曲都改成了國語版。似乎,推行「國語」的年代,學校裡不說國語必須罰錢,電視上,不僅港劇,連布袋戲都說起了國語。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倒魔物們的那一刻,漫長的戰鬥終於結束,光芒包圍著紅髮少年,閃耀在稚嫩年經的面頰上…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動戰士(Gundam)」是部歷史悠久的卡通。

  從1979年,GUNDAM、Z GUNDAM及GUNDAM ZZ開始,將近三十年的歲月裡,GUNDAM不知產出了多少系列的卡通、玩具、模型,並騙了不知道多少小孩的錢…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日劇「名牌愛情(Brand)」又翻了出來看。

  劇裡面描述著名從事品牌宣傳工作女主角,以及茶道名門繼承人男主角相差十歲的姊弟戀故事。名牌愛情應該算是個的劇集,平淡裡顯露哲理、引人入勝及流暢的分鏡,其間更穿插女主角金井美樹優美歌聲的主題曲「Goodbye Yesterday」,讓人時時隨著男女主角心境的改變而相應起伏。

ingo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