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1 Wed 2006 07:54
魅惑, 巴黎, 法國
- Oct 11 Wed 2006 07:54
魅惑, 巴黎, 法國
- Oct 10 Tue 2006 05:08
FAUCHON, Paris, France
- Oct 10 Tue 2006 05:08
FAUCHON, Paris, France
- Oct 10 Tue 2006 04:45
羅浮宮, 巴黎, 法國

「達文西密碼」裡,羅浮宮(Louvre)是一段亙穿數百年的偵探懸疑小說起點。真實世界裡的羅浮宮,或許從未埋藏過如此懸疑的歷史迷團,但可確定的是,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或許,曾留戀居留於羅浮宮裡的歷代君王,沒有一個是不想在這邊留下什麼的。
巴黎市中心塞納河(Seine River)畔的精美雄偉石造建築群,見證了曾在這塊土地上建國立足的高盧人(Gual)王朝的昌盛發展,與這個城市的繁華今惜與輝煌進程。如此一個充滿歷史盎然興味的豐富城市裡,有太多可用來代表城市的地標與象徵。然而,或許沒一個地方像羅浮宮一般,曾經是包括查裡五世(Charles V)、太陽王路易十四(Loius XIV),甚至是拿破崙(Napoleon)等君王強權曾經運籌帷幄或關注流連於此的。
- Oct 10 Tue 2006 04:45
羅浮宮, 巴黎, 法國

「達文西密碼」裡,羅浮宮(Louvre)是一段亙穿數百年的偵探懸疑小說起點。真實世界裡的羅浮宮,或許從未埋藏過如此懸疑的歷史迷團,但可確定的是,經歷了八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或許,曾留戀居留於羅浮宮裡的歷代君王,沒有一個是不想在這邊留下什麼的。
巴黎市中心塞納河(Seine River)畔的精美雄偉石造建築群,見證了曾在這塊土地上建國立足的高盧人(Gual)王朝的昌盛發展,與這個城市的繁華今惜與輝煌進程。如此一個充滿歷史盎然興味的豐富城市裡,有太多可用來代表城市的地標與象徵。然而,或許沒一個地方像羅浮宮一般,曾經是包括查裡五世(Charles V)、太陽王路易十四(Loius XIV),甚至是拿破崙(Napoleon)等君王強權曾經運籌帷幄或關注流連於此的。
- Oct 09 Mon 2006 16:52
紛呈, 往巴黎路上, 比利時
- Oct 09 Mon 2006 16:52
紛呈, 往巴黎路上, 比利時
- Oct 09 Mon 2006 05:44
牙祭, 布魯塞爾, 比利時

中國人在中國餐廳吃飯,稀鬆平常。到了國外,同樣吃中餐,以入境問俗的角度來看,卻反而難以習慣。
大部分在中餐廳裡渡過的牙祭打發,發現歐洲的中餐廳幾乎都是大陸人所經營,讓人想起小時候宣揚「共產暴政」忘記名稱電視劇裡的劇情。劇情裡,主角趁著巴黎留學的機會,經過許多艱辛危險,取得政治庇護。那時逃出「鐵幕」的「中國人」,似乎都是過著開設餐廳的艱難困苦生活。如今,大陸人在外國牟取政治庇護的情況少了,與中國、台灣旅行團搭配經營、人潮熱絡的中餐廳再也不是早期那種艱苦卓絕、逆境求生的表徵印象。不過,讓人覺得有趣的,據說2005年高達200萬人次造訪歐洲的中國大陸旅行團裡,竟有高達500人「跳機」失蹤並從此失去音訊。看來,即使政治庇護已不再流行,但目的相同的另一種形式「政治庇護」仍在持續發生著。此外,絡繹不絕的連續劇烈觀光人潮,或許,中餐廳的需求仍在不斷的往上延續、往上出現…
- Oct 09 Mon 2006 05:44
牙祭, 布魯塞爾, 比利時

中國人在中國餐廳吃飯,稀鬆平常。到了國外,同樣吃中餐,以入境問俗的角度來看,卻反而難以習慣。
大部分在中餐廳裡渡過的牙祭打發,發現歐洲的中餐廳幾乎都是大陸人所經營,讓人想起小時候宣揚「共產暴政」忘記名稱電視劇裡的劇情。劇情裡,主角趁著巴黎留學的機會,經過許多艱辛危險,取得政治庇護。那時逃出「鐵幕」的「中國人」,似乎都是過著開設餐廳的艱難困苦生活。如今,大陸人在外國牟取政治庇護的情況少了,與中國、台灣旅行團搭配經營、人潮熱絡的中餐廳再也不是早期那種艱苦卓絕、逆境求生的表徵印象。不過,讓人覺得有趣的,據說2005年高達200萬人次造訪歐洲的中國大陸旅行團裡,竟有高達500人「跳機」失蹤並從此失去音訊。看來,即使政治庇護已不再流行,但目的相同的另一種形式「政治庇護」仍在持續發生著。此外,絡繹不絕的連續劇烈觀光人潮,或許,中餐廳的需求仍在不斷的往上延續、往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