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天氣不像秋天,倒像是燥熱過了頭的夏天。
讓心放空而四處遊晃,走進了曾經過幾次卻從未入門的十三行博物館。博物館裡的館藏,其實並未引人入勝,甚至失望多一些,但是建築本身與周圍環境給人的想像,似乎吸引多一些。
博物館的緣起,肇因於1990年十三行遺址的搶救發掘。距今五百至一千八百年間的台灣史前鐵器時代居民遺跡,在許多年後冠上後來「十三行庄」的「舊地名」而被挖掘與保存起來。簡單的館藏,汲於保存遠古歷史陳跡的初衷值得肯定,但硬體與軟體的缺乏而少了些興味卻令人惋惜。
然而,佇在淡水河畔博物館的階梯上,感受著河岸邊的微風,雖然是烈陽炙人,但想像著夕陽西下,對邊漁人碼頭的輕淺暖陽灑在波粼河水上的金耀閃爍,以及帆船隨風輕盈引曳劃過河水的寫意暢快,似乎周遭的空間氣氛就應該慵懶愜意、就應該輕鬆自在。
清水混凝土為主體,加上腐蝕般的金屬板與鋼構帷幕的現代主義建築,似乎恰與那種成千上百年的古遺遺址互補融合而相得益彰。彷彿隱喻著海上大船的建築主體,巨大傾斜塔台的內部是挑高開闊的展覽空間,而往上突出的是透明玻璃帷幕的瞭望台,則像是讓人從大船的控制台上瞭望四邊無際的遙遠前方。
建築本體搭配上的動線,其實也耐人尋味。樓梯往下走,是隱藏於地平面下的入口,而順著展示空間迂迴動線漸漸往上,經過可以望見海那一邊的迴旋樓梯間,再穿過跨於建築內部天頂上的鋼骨小橋到達瞭望台,順著出建築後,則是兩面清水混凝土牆面所包夾起的狹小甬徑。整個過程,似乎透露著設計者想傳達的某種意念,讓每段動線都讓有不同的空間感受。
仔細思考,建築本身倒像是喧賓奪主似的早已先把欲傳遞的感受安排妥當,再把博物館的展覽物套進那個早已被設計好的框架中…
留言列表